盤點 | 2024干細胞功效及可治療疾病匯總
干細胞技術的研究及應用潛力是巨大的,憑借它的“萬能”特性可以再造一種全新的,甚至是更年輕的細胞、組織或器官,廣泛應用于難以醫治的早老性癡呆、帕金森氏病、糖尿病、中風和卵巢早衰等目前尚不能治愈的200多種疾病。
截至2024年,可以使用干細胞治療的疾病,包括: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
1 運動系統:膝骨關節炎、軟骨損傷、骨質疏松等。
圖片
年齡增大,骨質流失嚴重;創傷性骨關節炎癥;軟骨撕裂退化等,傳統治療只能夠暫時性緩解疼痛。
而目前使用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具有強大的分化能力,可以分化成為骨細胞,能夠修復人體的各種組織,特別是對膝骨關節修復、軟骨愈合及創傷后炎癥等方面,它能在體內微環境作用下主動遷移至受損部位進行修復重建,促進受損的軟骨重生。
與此同時,它可以分泌多種具有調節免疫和抗炎作用的細胞因子,來緩解骨關節炎的臨床癥狀,為從根本上治愈骨關節炎提供了可能。
國內外大量臨床前研究和臨床研究已證實,干細胞移植在膝關節炎中是安全和有效的。干細胞移植能夠明顯改善膝骨關節炎患者關節疼痛癥狀和功能障礙情況且具有一定長期療效和較好應用前景。
2 神經系統:帕金森、阿爾茨海默病、腦出血、腦萎縮、腦部神經損傷等。
圖片
以帕金森病為例,研究表明,帕金森病與黑質核心群中的多巴胺能神經元的缺乏相關,而這種缺乏會引起運動性紊亂。
干細胞可以分化為多種類型的細胞,其中包括神經元。
干細胞治療,則是每次要給患者注射五千萬到一個億單位量的干細胞,到了體內能夠替代或產生多巴胺,從而在根本上改善帕金森的疾病癥狀。
干細胞可以分化為多種類型的細胞,其中包括神經元。
3 內分泌系統:糖尿病
圖片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兩者同時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紊亂。
通俗來說就是胰臟的β細胞活性不夠,供應的胰島素不足,胰島素不能正常分泌或者不能正常輸送進我們的血液當中或腸部,這幾個原因都會造成我們攝入的糖份不能夠被及時的分解和應用,這時候就會出現血糖高。所以平時需要外用藥物或者胰島素控制治療。
通過回輸干細胞可以通過誘導分化成為胰島β細胞。胰島β細胞能增加葡萄糖的穿膜轉運,促進葡萄糖在細胞糖原合成,降低血糖胰島β細胞能增加葡萄糖的穿膜轉運,促進葡萄糖在細胞內氧化或糖原合成,調節血糖水平、改善胰島素抵抗。
4 血液循環系統:一般指心腦血管疾病,包括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心肌病、動脈粥樣化等。
圖片
干細胞是人體中的種子細胞,它可以分化出人體內所有細胞。輸入體內的年輕、健康的干細胞可以分化出構成血液循環系統的全部細胞,替換病變、壞死細胞,逐漸恢復血液、心臟正常生理結構和功能,保護血液循環系統,且在預防心衰、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疾病時都有很好的效果。
5 呼吸系統:慢阻肺、肺部纖維化、肺炎、支氣管炎等。
圖片
近日,《細胞》雜志發表了一項關于慢阻肺患者肺干細胞的研究。結果發現,在慢阻肺患者的肺部發現了大量異常的肺干細胞。
其中,一種變異肺干細胞產生大量粘蛋白,阻塞了小氣道;另外兩種變異肺干細胞導致肺部纖維化和炎癥,降低了肺部功能。相比而言,慢阻肺患者正常的肺干細胞數量不多,而這三種變異肺干細胞占主導地位,從而導致了慢阻肺的發生。
干細胞治療的基本原理是通過靜脈輸注一定量的干細胞來修復或替代已經受損的組織;干細胞可以分化為肺泡上皮細胞、纖維細胞和免疫細胞等,從而促進已經受損的肺組織愈合。這種治療方法安全、無副作用、創傷小等。
6 泌尿系統:腎臟疾病、男性前列腺炎等。
圖片
泌尿系統各器官(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都可發生疾病,并波及整個系統。泌尿系統的疾病既可由身體其他系統病變引起,又可影響其他系統甚至全身。
干細胞可以分化出人體泌尿系統的各種功能細胞,如腎小球內的扁平細胞、足細胞、系膜細胞等,新生的這些功能細胞可以替換掉壞死病變的細胞,恢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和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進而恢復泌尿系統的正常生理結構和功能。
7 生殖系統:男性ED、女性卵巢早衰、子宮內膜薄、內膜損傷、宮腔粘連等。
圖片
干細胞分化為特定功能的細胞修復生殖系統,一般來說需要采取靶向注射治療效果更佳。但是價格也會比靜脈回輸要高。
8 其他:抗衰老、改善亞健康、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
圖片
通過輸注各種形式的細胞激活人體自身的自愈功能,補充和調節病變細胞,激活細胞功能,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可以取得持久的效果。
目前再生醫學被給予厚望, 為治療更多疾病帶來可能。
上一篇:中科院周琪院士:干細胞是如何創造生命奇跡的?
下一篇:慢病時代,干細胞的潛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