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讓脫發不再“禿如其來”
圖片
近年來,“脫發”“發際線后移”變成了微博、知乎甚至貼吧等公共平臺的熱門論題,“第一批90后已經禿了”之類的討論愈演愈烈。參與者們或者強撐幽默自我調侃、或者絕望控訴聲淚俱下,用不同的方式表明了面對脫發的一致感嘆: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發跡線!
圖片
脫發現象之所以受到普遍重視,不只因為它會導致外貌受影響、年齡被錯估,更因為它帶來了難以紓解的心理壓力,體現出日益沉重的生活工作壓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乃至不穩定的內分泌。越脫發越焦慮,但又不得改善,心態崩盤,壓力更甚,陷入死循環。
圖片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我國脫發人群呈現低齡化和認知低等特點。還有媒體今年對全國643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5成大學生有脫發困擾,超7成學生處于輕微脫發狀態,超6成學生曾采取措施緩解脫發。當“90”后開始被脫發問題困擾時,脫發禿頂早已成為了一個世界難題。
圖片
人的頭發和體毛都是從毛囊中生長出來的,而毛囊干細胞則是它們的來源。一種新方法能夠激活毛囊中的干細胞使其促進頭發生長,或為后期研究人員開發新藥來促進脫發或禿頂人群的頭發生長;脫發的發生往往和多種因素直接相關,比如機體激素失衡、壓力、老化或化療等。那么,究竟是什么機制在調控這個休眠和活化的過程呢?
最新的研究發現,跟其它表皮細胞相比,毛囊干細胞通過糖酵解代謝產生更多的乳酸鹽,這可能對它的活化很重要,因為沒有了乳酸脫氫酶的毛囊干細胞會喪失活化能力。反過來,如果通過遺傳手段促進毛囊干細胞的乳酸生產,則它們的活化以及毛發再生循環加速。最后,研究人員們還發現,如果通過某些化合物小分子局部促進毛囊干細胞的乳酸生產,也能達到誘導毛發再生的效果。
圖片
為了保護好自己的發際線,科研人員一直在研究徹底解決脫發的方法。毛囊干細胞的活力是決定頭發長短和生長周期的決定性因素。簡單地說,毛囊干細胞產生毛囊,而毛囊產生毛發。毛囊干細胞是頭發毛囊中的“長壽細胞”,在人的一生中都會持續的存在并分化,然而通常情況下毛囊干細胞處于靜息狀態,并在靜息期不斷地“總結”激活劑和抑制劑,當激活劑占主導地位時,將被快速激活進入生長期,這就是新頭發生長的開始。
圖片
皮膚的表皮和真皮在發育時來源于不同的細胞類型,為了從多能干細胞中培養出包括這兩種成分的皮膚類器官,研究人員仔細優化了培養條件,分步添加生長因子,先后誘導出表皮前體細胞和真皮前體細胞。這些細胞長成了球體。70多天后,球體中開始出現毛囊,每個球體出現了近50個毛囊。與此相關的皮脂腺、神經、肌肉和脂肪也逐漸發育。經過4-5個月的培養期,這些類器官具有明顯的表皮層和真皮層,而且含有毛囊、皮脂腺和緊密連接的神經回路。
圖片
《自然》同期的專文評述對這項研究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項工作具有巨大的臨床轉化潛力”,為治愈禿頂的難題邁出了一大步。盡管在實現應用之前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比如再生的效率和培養的時間等,但“我們相信這個希望終將成為現實”。
上一篇:護膚第一步丨詩蓓蜜潤顏生物潔面乳的優勢你get到了嗎?
下一篇:誰說紅顏易老?干細胞幫助卵巢恢復健康,回到十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