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沿丨偏癱、失語、半身不遂,中風后遺癥還能恢復嗎?
你可能不知道,平均每16秒就有一個中國人,死于中風。
中風可謂肆虐中國的第一殺手,是造成中國人壽命損失的第一大病因,且正在逐年呈年輕化趨勢發展。
△ 中風成為十大死因之“頭號殺手”
盡管中風在我國已如此普遍,差不多每5個人中就有2人會在一生中患上中風,但關于中風的治療及預后效果卻差強人意。多數中風患者即便康復后再次復發的概率也極高,且復發一次比一次嚴重,中風后遺癥如偏癱、失語等也給患者和家庭造成較大負擔。
中風難治愈主要在于受損的神經元幾乎無法再生,因此,一旦發病如果沒有在黃金時間及時搶救,中風及后遺癥就可能伴隨接下來的一生。
為了探尋有效的中風治療方式,干細胞移植術的發展為其提供了新的治療途徑。一項研究實驗表明,干細胞可再生修復受損的大腦神經元,從而恢復腦中風患者后遺癥癥狀:在9名年齡不等的中風偏癱患者實驗中,應用干細胞移植到腦內梗塞灶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益。
△ 干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腦中風引起的癱瘓
這證明了神經干細胞移植有助于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且干細胞應用于人體安全、有效,無副作用。
01
腦中風,為何難治愈?
中風也成為腦卒中,它的本質是腦血管發生了病變,繼而造成腦細胞功能損害,如果腦血管因為各種原因發生了堵塞引起細胞供氧不足就會引發腦梗塞,而如果腦血管發生破裂就會引發腦出血。這兩種情況都是腦中風的典型表現。
△ 腦血管堵塞、腦出血都是腦中風典型癥狀
腦中風患者腦組織在短時間內缺血缺氧并壞死,會導致神經元減少,軸突鏈接中斷,局部產生活性氧自由基而影響腦組織損傷的自我修復,進一步喪失局部腦功能和神經組織。
因此,腦中風的患者通常發生偏癱、語言障礙,或者頭疼、惡心、嘔吐等癥狀。
值得注意的是,腦中風的搶救時間尤其寶貴,每延誤1分鐘,就會有190萬個神經細胞死亡,140億個突出和7.5英里的神經纖維損失。而每耽擱1小時的救治時間,則會使大腦變老3.6年。
因此,對于腦中風患者來說,每分每秒都是極其寶貴的時間。
而更為重要的是,即便是及時搶救過來,腦中風的復發率也極其高,約50%的患者會在兩年內內再次發生中風,而且病情一次比一次嚴重,發病間隔時間也一次比一次更短。
△ 腦中風復發風險高,一些高危人群更值得關注
通常的溶栓治療只能緩解暫時的癥狀,并不能有效改善腦中風受損的腦組織神經元,這也極大的增加了腦中風患者后遺癥、致殘的概率和程度。
02
干細胞:腦中風治療的新選擇
隨著干細胞移植技術的發展,干細胞能再生組織、器官及干細胞的免疫調節功能得到了更多的場景應用,也為腦中風治療提供了新途徑。
在這項研究中,9名年齡在30-65歲之間的偏癱患者在中風后5-24個月接受人源神經干細胞NSI-566腦內移植,NSI-566被移植至腦內梗塞灶附近。連續24個月的隨訪數據顯示,所有劑量的干細胞治療耐受性都很好,沒有發生神經系統惡化或與治療相關的不良并發癥,這證明了干細胞應用的安全性問題。
△ 通過24個月的隨訪臨床結果,顯示了相對于基線的分數變化
移植到腦內梗塞病灶的干細胞,通過分化為神經系統的各類細胞、分泌營養因子,促進神經和血管再生,修復受損的血-腦脊液屏障,減輕炎性反應等促進腦梗死動物的神經功能恢復,讓9例臨床患者偏癱的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
△ 9例患者的影像學顯示病變區域的組織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影像學研究的結果表明,干細胞植入區出現了新的神經組織,這也證明了了人源神經干細胞NSI-566治療偏癱性腦卒中擁有一定的臨床益處。
目前,關于干細胞治療腦中風的臨床研究正在全球范圍內開展,也有許多已經開展了更為深入的臨床試驗,隨著我國近年來細胞政策的逐漸開放,政府的支持與鼓勵,以及細胞政策的不斷完善,都將推動這一進程快速向前,讓干細胞能夠惠及更多腦中風患者,為他們解除病痛煩惱。
上一篇:前沿丨干細胞的修復與再生能力有望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醫學難題
下一篇:吉林中科:干細胞有效防治結核病